中国数学史网站是一个介绍中国数学史,外国数学史,纪念古今中外数学史和科学史家以及白尚恕教授为数学史研究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的网站。

中国数学史

外国数学史

数学史教育

数学史大系

家庭生活照

数学史新闻

杰出贡献者

数学史院校

白尚恕教授

青少年时代

数学史网站

国际研讨会

纪念我父亲

白尚恕专著

白尚恕手稿

专家珍贵照

数学史巨著

数学史经典

白尚恕巨著

伟大数学家


纪 念 父 亲 白 尚 恕

白无瑕

作者白无瑕系白尚恕的女儿,任职于北师大二附中,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

从2010年11月15日起,本文已经被阅读 7683 次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通报2010年第10期

父亲是1995年3月16日凌晨去世的。

整整四年后,99年的3月15日,我从师大出版社取回《数学史大系》,书的装帧非常精美,扉页上印着父亲的名字,没有黑框,就象父亲没有走。当我把书递给妈妈时,她用那布满青筋的手,摩挲着封面上的烫金大字,嗫嚅着,说不出话。

时间荏苒,转眼又是十年……

2009年5月23日,在第三届国际数学史和数学教育暨《白尚恕数学史文集》首发式大会上,我在讲坛上发言,几度哽咽,心中百感交集。拿到《文集》的当天,我就赶到墓地献给了父亲。我相信,倘若父亲地下有知,他也会为此感到欣慰的。

父亲离开我们十五年了!今天我终于提起笔,撰文纪念父亲,了却我这十几年的夙愿。

一、父亲的青少年

由于日寇侵华,父亲由京辍学在家。听三伯父说,父亲利用这段时光饱读了家中的藏书《十三经》。不管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这段辍学苦读的经历,为他日后研究中国数学史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17岁时,父亲毅然拒绝爷爷奶奶为他安排的前途——学徒做生意,离开家乡跋山涉水,徒步赴甘肃天水寻兄,由秋到冬,风餐露宿,历经险阻,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在他三哥及诸多学长的帮助下,自学苦读,于次年越级考取高中。1942年在天水五中毕业,当年考上迁到城固的西北大学数学系。

我曾见到一张父亲少年时的照片,照片背面写着“别矣哉,我的童年,离开了父母怀抱.万里徒步逃出铁蹄压迫,千斟百酌完成最后光明。”想是对这段经历的感言。

在大学时,由于父亲学习勤奋,与人交往是言必信,行必果,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傅种孙先生更是青睐有加。在那时,父亲与傅先生结下深厚的情谊。

父亲于1946年毕业,与西北大学的同学后来成为我母亲的李宝芬女士结婚。两人伉俪情深,携手相伴,共同度过了人生的四十九年,只差一年就是金婚之禧。

1951年暑假,父亲经魏庚人教授介绍回到北京,在北京师大女附中(现北师大实验中学)任教。1955年,时任北师大副校长的傅种孙先生将他调至师大数学系工作。

二、父亲的事业

父亲与中国数学史结缘,源于一次数学学会上,傅种孙先生将父亲介绍给李俨先生,嘱其拜李俨先生为师学习中国数学史,以期在北师大数学系开辟这门课程。父亲一诺千金,从此四十余年,从未言弃。

反右期间,傅种孙先生被打成右派,父亲为他的恩师说了几句抱不平的话,被下放到北师大二附中。从那以后,父亲的业余时间全都用于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在二附中任教20年,他的学识和人品,不仅受到青年教师的尊重,也非常受学生的爱戴。文革期间,当父亲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进入劳改队的第二天,就被诸多老师担保出来。事隔多年,遇到他曾经教过的学生,提起父亲讲课,都竖大拇指,回忆起他“手捏粉笔,面对黑板,屏息静气片刻,一划就是一个大圆”的样子,绘声绘色,栩栩如生。20年中,父亲除了完成每学期的教学工作,完全把精力放在数学史的研究上。作为一名被下放的普通中学教师,在当时不为很多人理解,常被批作不务正业。现在想起来,父亲是顶着多大的政治压力啊!

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一晚父亲又熬夜苦读,我们在睡梦中听得“咚”的一声,跑过去一看,父亲竟晕倒在书桌旁。由于缺乏营养,双脚都浮肿了,即使这样,却几乎没有一天停止过他的研究。

父亲在这20年里最为倾心的是对刘徽《九章算术》的注释,别人看来,竟像是走火入魔。几十万字的定稿完成后,已经是文革后期,每天都是父亲修改,由我和一位青年教师誊写稿子。他的不弃不舍,他那种常人难有的毅力一直是我钦佩的。

文革结束后,父亲回到师大数学系。为了实现傅种孙先生的夙愿,他不仅给本科生、硕士生开课,还扩大影响召开国内、国际的数学史研究会议。但由于中国数学史在整个数学系是小学科,不被重视,尤其令父亲耿耿于怀的是数学史博士生点与师大失之交臂,他的耿直和执拗使其无法理解校方为什么会是这种态度。直到重病之中,从与师大党委书记李英民的谈话中,得知校领导也对没能争取到数学史博士点感到非常遗憾时,父亲才稍觉释然。

今天,《白尚恕文集》得以付梓出版,体现了北师大和数学科学学院领导对知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对祖国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对阐释这一遗产的先师的尊重。

父亲当可瞑目了。

三、父亲的生活


父亲年轻时很有生活情趣,喜欢古诗词,喜欢引经据典,喜欢书法,尤其擅长楷书和隶书。父亲书写的隶书“从今不买人间纸,种得芭蕉几万株”条幅多年来一直挂在堂屋。

他喜欢看芭蕾舞,爱听京剧,偶尔还要唱上两句。

他甚至还会做木工,他亲手做的书柜,存放着他多年的藏书。

记得小时候,他常带我们兄妹姐弟去赏花赏雪,一起到中山公园拍照盛开的玉兰花,然后买来放大像纸、显影液、定影液,在“暗房”中用他自制的放大机洗相片,至今我还珍藏着自己动手冲洗的父女俩站在玉兰花前的旧照片。

我爱父亲,有很多的教诲铭记于心不敢忘怀。“修身如执玉”这句话,是我刚刚走入社会时,父亲教我的做人标准,成为我一生的做人准则。

点点记忆的碎片聚集在我的脑海中,那么清晰、那么生动……

但是父亲重返北师大的18年间,放弃了自己许多的爱好和生活情趣,性情也变了。他似乎在抢时间,堆满书籍散乱的书桌和一杯酽茶,就是他生活空间,数学史研究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在我们看来他的生活变得枯燥,但那里也许有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四、父亲的人品

父亲是真诚的。与师大实验中学的张玉寿老师等人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虽然他只在那里工作了三四年,却一直关心这几位老前辈,他去世后张玉寿老师坐着轮椅赶来吊唁。父亲与同校同系的赵慈庚教授及内蒙师大的李迪教授、杭州大学的沈康身教授、西北大学的李继闵教授等数学史同行经常在一起切磋、研讨,合作著书,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父亲是执拗的。他不善言谈,说话直率,有时会得罪人。但他认准的事情,他要做的事情,是不怕碰钉子的。记得为了获得祖冲之的画像,他在蒋兆和先生的客厅中一直等到先生午睡起来。

父亲是宽容的。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矛盾和误解,但为了数学史研究,他会委屈自己而成就事业。

五、病中的父亲

94年的初秋父亲确诊患了肺癌,开始长达半年的住院治疗。

即使在医院他每每和医生请假要求回家,也是为了他的工作、他的《中国数学史大系》、他的学生、他要审的稿件……。其实只有过后我才能理解他当时的心情。

后来他手抖得不能写字,便由我代劳,他没有留下任何关于财产的遗嘱,关于我母亲的生活安排也只有几句话,但念念不忘是正在组稿中的《中国数学史大系》,他专程几次从医院回来与师大出版社谈工作,家里面没有条件,他由于肺部功能的衰退缺氧,只能坐着熬过夜晚,每想至此我心如刀铰。

父亲很坚强。我无法知道父亲在病中所承受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因为他从来不向我们诉说,只有一次他说想回家而流泪了。

95年3月15日下午,父亲从昏迷中醒来,问了日期,说了一句“就是今天了”,就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我非常怀念我的父亲,每次经过他曾工作的窗口,总觉得父亲仍在窗帘后面的书桌旁微笑着。

从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呕心沥血,什么叫殚精竭虑;懂得了什么是治学严谨,什么是天道酬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作为他的女儿,取得今天微末的成绩,也是因为身上流淌着他的血液,受到了他的言传身教。

我非常爱我的父亲。



本网站制作者白蕴生,为纪念父亲白尚恕逝世十周年于2004年制作的中国数学经典网 站,欢迎访问。
由于本人不懂数学史,所以需要您的参与来办好中国数学经典网, 本网站的某些内容与编辑存在问题在所难免,还望您不吝指教,或您有更好的建议或建设性 意见,请与
白蕴生联系。
真心希望大家对於本网站一些需要更新的内容,及时
与我联系
本人发现有的网站以及出版社未经本人同意使用本站一些照片及内容用于该些网站 内容以及书籍出版,再次重申:本网站所有文字与图片资源以及程序不得未经本人 同意而摘抄,复制,盗用用于网站,出版,论文,和程序制作, 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后果由盗用者自负。

Copyright 2004-2020 MATHEMATICS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数学经典 版权所有